案例分享:年采购额69亿,管理供应商有秘籍
2017年,绿地集团在世界500强企业排名277位,并确定以“特色小镇” 为集团战略目标,在西安、武汉、成都、杭州、南昌、宁波、廊坊等地积极推进特色小镇项目落地。绿地西南事业部近期签下峨眉山、都江堰两大特色小镇项目。听听西南事业部合约管理中心总经理王瑞亲述—2017年69亿采购额,如何筛选供应商?
目前,西南事业部在建项目18个,其中在建项目面积总计约600万平,采购额69亿,主要以材料集中采购+工程类联合/集中招标,包括酒店、办公、商业、住宅全业态。今年到明年外立面、酒店、办公、批量精装房将大量采购。绿地商办与住宅比例为3:7,材料类除了集团负责实施的75类材料外,其余由西南事业部进行集采,工程类均由西南事业部进行采购。此外,2017年绿地集团全面启动特色小镇战略,主打健康医疗,伴随新领域的涉入,采购模式和材料需求有所转变,尤其对特色小镇的供应商急缺。
标前2月开启供应商考察
绿地供应商考察一般在项目招标前2个月开始进行,绿地认为有需要才考察,不仅过程更明确,对供应商的选用也较为公平。若很久之前就进行供应商考察储备,很容易造成真正招标时,前期考察的单位信息与项目招标的实际要求不符,造成双方资源的浪费。
以成都在建的绿地中心468超高层为例,预计2018年10月份封顶,目前各种材料供应商、装修单位和智能化电气设备还未确定,预计2018年春节年后就要完成所有招标,以此类推,17年三、四季度就要开始供应商考察。
在采购模式上有3种做法
集团成立了材料公司
绿地成立材料公司后,由以往乙供/甲指乙供的模式,直接转变为甲供直采模式,其中集团直采将负责75大类战略采购,其余类别则由事业部进行集采。一方面开发商通过标准化降本提效,另一方面对供应商角度来说,战略合作对自身的发展也更有保障。
实行工程联合招标和集中采购模式
比如年初会做采购计划,将17年所有工程采购进行提前规划,一部分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招标项进行年度集中采购,一部分正在标准化或者不具备标准化的工程实施联合招标。通过集采和联合采购不仅可以让更多优秀供应商都能进入绿地,而且在价格上也更有优势。
严控设计源头、严控标准化。
绿地从2014年起严控设计源头,每一种型号产品最多只有2-3种设计,这样不仅可以降成本,对于合作伙伴来做生产规模量化,他们的成本也会降低。
供应商选择有以下几点考虑
特色小镇的合作供应商希望是全国性的,而非地方性的。有类似经验的材料供应商,工程施工单位,总包单位,会优先合作。
合作伙伴必须有大型开发商合作经验和类似经验。
比如与前TOP10合作过,那么与绿地的合作几率就达到了 60%。王瑞认为,大开发商发展理念一致,行业标准化流程差不多,既能快速融入绿地的合作模式,又能保证效率和质量。
采购规模不同,采购重视度不同
根据采购规模不同,绿地100万左右的招标项由由项目经理参与全过程,而上亿的项目在筛选合作单位时,西南事业部管理层都会亲自参与考察。对供应商的需求和选择,绿地遵循严格的标准。从前期的考察、工程部、技术部、客服部对质量的配合要求比较高的部门,都会对供应商进行考核和打分。
供应商分级管理 AB级可享受优先中标权
绿地对供应商的评定为ABCDE级,其中A为优秀,B为良好,C为不合格,D新入围供应商,E为新增未考察供应商,其中AB级供应商不仅享受优先中标权,而且还可以推荐给集团总部成为战略合作供应商。新进供应商,每年控制在一定比例。
比如集团1000万的幕墙,除去集团推荐的战略供应商之外(集团推荐占比约为50%),剩下的供应商由事业部推荐。
履约过程的考核主要有两种方式:
常规考核:老供应商每季度考核一次。而新进供应商,除景观工程等施工周期较长的供应商外,其余类别前三个月每个月进行一次评估。不定期考核:履约过程中接到投诉,及时响应。有项目部说这个单位不行,绿地会专门组织专项到事实认定和评估。
前中后期多维度评估
从工程进度,质量,现场响应度,合约的履约,签证变更,客服纬度后期维修,客户投诉反省速度这一系列来进行评估,到年底再进行综合评估。
更注重战略合作
王瑞表示新单位需要较长的磨合期和频繁的评估考核,因此供应商若能与绿地首次合作,除了保证工期的同时还要保证质量,以期长期合作,西南合作供应商目前约400多家。
签订合约时交底供应商,定期回访供应商
绿地会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回访,一般3个月或半年,进行不定期约谈。年底还会进行360度的反向评估,听取供应商对开发商的意见。绿地认为,双方深入交流,可以有更好的合作体验。
对供应商除了评估,育留也很重要
对供应商除了评估选用,育留也很重要,我们经常将供应商称为合作伙伴而非甲方乙方,因此开发商的成本高低、质量好坏,都有合作伙伴的功劳。他的产品,管理,成本管控都决定开发商的成本水平。
因此,绿地也在积极培育供应商,将普通的合作伙伴变成优秀合作伙伴,让优秀合作伙伴变成能够长期合作的战略合作伙伴。
坚持合理低价中标 开标-清标-定标三大流程 杜绝不合理低价中标
最近最低价中标的话题沸沸扬扬,果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坚决遏制最低价中标。绿地发现一般不合理最低价最多的都是首次合作的供应商,他们对开发商模式不了解或者对投标项目的各项风险因素考虑不全面,有时候会报出不合理低价。但如果合作伙伴以不合理低价进入,在合作中发现项目不赚钱,势必会影响积极性,最终也会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以及带来后期不必要的麻烦。
招标,开标,清标,定标有严谨的流程。
招标入围:选择同一水平、规模的企业进行比拼。并且几个部门统一评估,确保一旦入围,供应商水平相当,后期就不存在偏见。
比如几个亿的重点工程,要优先考虑中字头的供应商,不能选规模过于小的供应商,如果拿小规模供应商跟中字头供应商比较价格,这样肯定是不公平的。从源头入围时就杜绝不合理竞争。
明确招标各项指标,不做模糊化回答。比如我们只说要个杯子,但没有说要塑料的,还是玻璃的,那么后期出现的报价肯定就大不相同。
绿地会清晰化各项指标,标准统一,不能让合作伙伴理解歧义,防止因标准不统一造成的报价差异。
开标后,绿地会进行严格的标书分析,合理低价中标。在标书分析时主要是防止最低价单位漏报、误报、错报,到时候受伤的是双方。
绿地每个项目开标以后会进行清标,尤其是高低相差很大的报价,会重点分析,看看是否有遗漏或者标准不一样,并对比绿地以往的合同价格及同行的价格。如果在同样的标准下,和以往项目相差很大,并且也远低于市场合理价格区间我们就会考虑否定最低价。
坚持合理低价中标
关于合理低价中标,绿地表示,老的合作伙伴对绿地的模式比较了解,一般投标报价都相对合理,但对于新入围合作伙伴,绿地也会在招标前进行洽谈,让其了解绿地的模式,如果最终报价只与标底相差几个点,一般是合理的。如果相差百分之几十,绿地会坚决废掉低价单位。(END)
版权声明:作者:蒋丽萍,来源:采购经理,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分享: